中泰證券:全球半導體周期有望于2023Q1觸底,國內供應鏈廠商迎
摘要: 周期有望于2023Q1見底,國產化+創新提供成長動能。1)全球半導體周期有望于2023Q1觸底,靜待反轉:2022/9起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速進入負增速階段,該階段通常長5-7個月,
周期有望于2023Q1見底,國產化+創新提供成長動能。1)全球半導體周期有望于2023Q1觸底,靜待反轉:2022/9起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速進入負增速階段,該階段通常長5-7個月,歷史經驗看本輪周期拐點或有望于23Q1出現,但受疫情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需求復蘇延后可能導致本輪周期拐點延后出現。而從下游需求看,目前各環節仍處于去庫存階段。而從海外大廠Q4展望看,多數設計公司指引為同比負增長。2)全球層面看,各環節與全球半導體周期基本同步:其中,制造、封測、硅片營收同比增速雖仍為正值、但明顯下降。而設計環節中,射頻、存儲、SoC的部分公司已于2022Q3進入負增長。股價方面,海外大廠股價基本于2021/11/20-22/01見頂,部分個股早于基本面約1個月。3)大陸層面看,設備材料獨立于全球周期,設計環節先于全球反應:其中,大陸設備獨立于全球周期,材料、制造、封測基本與全球周期同步。設計部分板塊同比收入較全球半導體提前進入負增長階段(主要因去年國內設計公司營收增速遠高于全球水平),22Q2時,模擬、射頻營收均已進入負增長;22Q3時,模擬、射頻增速仍然為負,且MCU也進入負增速,其他設計公司增速降至4%,功率半導體增速降至14%。FPGA板塊由于下游較為特殊,因此22Q3仍保持40%的高速增長。股價方面,2021/11為小幅反彈,但股價遠低于2021/7月股價高點。
周期見底有望率先反轉疊加國產替代空間彈性,看好半導體設計及被動板塊。2021年中國是全球半導體第一大市場,但整體自給率不到20%,剔除海外廠商在華建廠的產值貢獻外,國產IC廠商自給率僅為6.6%,被動元件整體自給率約為20%,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我們認為,高需求低自給率背景下的國產替代強alpha仍是國產半導體及被動元件投資的長期邏輯。(1)從周期看,半導體設計處于產業鏈下游,與終端價格綁定較深,在上游成本松動、下游需求緩解預期下,2023年有望率先觸底反彈;被動元件雖不屬于半導體,但其與半導體周期重合度高,被動元件目前價格、庫存均已處于底部,預計2023Q2有望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2)從替代空間看,半導體下游最大細分市場為IC設計,其中數字、模擬、存儲賽道空間大,國產化率低,成長空間廣闊;被動元件行業當前MLCC、電感等行業國產化率低,國內廠商積極布局且已具備一定競爭力,預計分來國產化率將持續提升。因此我們看好半導體設計及被動板塊在2023年的率先周期觸底反轉,而低自給率、大市場規模也將打開其未來的長期增長空間。
1)設備:按剩余可替代的空間來排序,刻蝕、薄膜沉積、光刻、量測為空間最大的四大環節。我們根據潛在的國產替代空間進行排序,按照2021年的國產化率測算,刻蝕設備潛在替代空間為47億美元、薄膜沉積設備潛在替代空間為42億美元、光刻設備潛在替代空間為31億美元,量測對應空間為24億美元,其他如清洗、離子注入、涂膠顯影、CMP各自的國產替代空間分別為12/8/6/5億美元。2)零部件:大陸設備零部件市場接近150億美金,國產廠商滲透率低,將充分受益于國產替代。2021年大陸半導體零部件市場規模142億美金,但國產化率低,只有石英件、氣體噴淋頭、邊緣環等國產化率超10%,其余的國產化程度都比較低,國內設備廠商主要從海外采購。大陸主要的半導體零部件廠商中,僅【富創精密(688409)、股吧】(行情688409,診股)是較為純粹的半導體零部件供應商,其他廠商下游覆蓋領域廣泛,但整體滲透率低,在本土化需求迫切的情況下,國產零部件導入速度明顯加快,零部件廠商收入迎來快速增長。3)材料:國產替代作為材料板塊最強alpha,目前各環節陸續實現從0到1突破,國產廠商進入高速成長通道,具有長期配置價值。從細分賽道看,各環節進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部分領域已實現較好國產化,但先進材料領域尚處于起步階段,建議關注12寸大硅片、光刻膠、CMP拋光等高端材料領域龍頭廠商。4)Chiplet:在先進制程受限大背景下,Chiplet技術是中國大陸芯片突破的必由之路。Chiplet是將一類滿足特定功能、制程/工藝不一定相同的die(裸片),通過die-to-die內部互聯技術實現多個模塊芯片與底層基礎芯片封裝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芯片,其優勢在于:1)提升晶圓良率——單顆die面積縮小,整片晶圓良率提升;2)提升芯片性能——Chiplet技術可堆疊多顆芯片,實現算力提升。相對應地,Chiplet作為新的封裝形式,帶來封測、ABF載板、測試設備的新增需求,相關標的有望受益。
汽車電子長期創新方向,智能化創造持續增長點。2022年1-10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滲透率突破10%拐點達到13%,國內滲透率則達到24%。電動化加速滲透,其中隨著車企加速布局800V電控系統解決“里程焦慮“,以及特斯拉Model 3開創性引入碳化硅MOSFET后,車載SiC器件放量增長可期,預計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達16億美元,2026年有望達46億美元,CAGR達30.2%。與此同時,智能化持續升級迭代,預計全球L2及以上車型滲透率將從2021年的18%提升至2030年的86%,L3+級智能車滲透率將由2022年的1%上升至2030年的56%,由此帶來CIS、SOC、MCU、存儲等各類車規半導體,以及攝像頭、激光雷達、AR-HUD等多類車載光學零組件的需求增長。據Omdia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將突破800億美元,2021-25年CAGR達15%。在目前海外半導體龍頭主導的背景下,國內供應鏈廠商迎來廣闊替代空間。
投資建議:
周期:1)設計:圣邦股份(行情300661,診股)、兆易創新(行情603986,診股)、納芯微(行情688052,診股)、韋爾股份(行情603501,診股)、瑞芯微(行情603893,診股)、晶晨股份(行情688099,診股)、中穎電子(行情300327,診股)、北京君正(行情300223,診股)、復旦微電(行情688385,診股)、安路科技(行情688107,診股)、瀾起科技(行情688008,診股)、聚辰股份(行情688123,診股);2)被動:順絡電子(行情002138,診股)、【三環集團(300408)、股吧】(行情300408,診股)、潔美科技(行情002859,診股)。
國產化:1)設備:拓荊科技(行情688072,診股)、精測電子(行情300567,診股)、萬業企業(行情600641,診股)、芯源微(行情688037,診股)、盛美上海(行情688082,診股)、華海清科(行情688120,診股)、中微公司(行情688012,診股)、北方華創(行情002371,診股);2)材料:安集科技(行情688019,診股)、鼎龍股份(行情300054,診股)、滬硅產業(行情688126,診股)、立昂微(行情605358,診股)、彤程新材(行情603650,診股)、【華懋科技(603306)、股吧】(行情603306,診股);3)零部件:富創精密、新萊應材(行情300260,診股)、江豐電子(行情300666,診股);4)chiplet:興森科技(行情002436,診股)、通富微電(行情002156,診股)、長川科技(行情300604,診股)、華峰測控(行情688200,診股)。
創新:1)SiC:天岳先進(行情688234,診股)、中瓷電子(行情003031,診股)、三安光電(行情600703,診股);2)汽車電子:韋爾股份、舜宇光學、聯創電子(行情002036,診股)、永新光學(行情603297,診股)、長光華芯(行情688048,診股)、水晶光電(行情002273,診股)、【隆利科技(300752)、股吧】(行情300752,診股)等。
風險提示:行業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疫情反復風險、產品瓶頸束縛風險、大陸廠商技術進步不及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研報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時的風險、報告中各行業相關業績增速測算未剔除負值影響,計算結果存在與實際情況偏差的風險、行業數據或因存在主觀篩選導致與行業實際情況存在偏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