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市場供應持續短缺 “缺芯少魂”成車企短板 國產替代迫在眉睫(附概念股)
摘要: 近期汽車芯片如MCU及部分功率半導體供應持續短缺,交期不斷延長,部分大廠拋出漲價計劃。美國芯片供應商Sourcengine調查,截至2022年11月,功率半導體的交貨時間已從2021年5月底的31-5
近期汽車芯片如MCU及部分功率半導體供應持續短缺,交期不斷延長,部分大廠拋出漲價計劃。美國芯片供應商Sourcengine調查,截至2022年11月,功率半導體的交貨時間已從2021年5月底的31-51周延長至39-64周。
大廠動態方面,德州儀器12月汽車料缺貨依舊是主旋律,如應用于汽車ADAS的串行器/解串器芯片熱度高,價格居高不下;ST車規級MCU和F4系列的MCU目前相對緊缺,如STM32F429ZET6、SPC560B50L3B4E0X等;恩智浦汽車端及工業類產品仍然缺貨,有消息稱NXP將迎來新的一輪漲價,幅度約15%。此外,安森美及英飛凌車規MOS等部分功率半導體產品短缺,價格持續高位。
AutoForecast Solutions 的數據顯示,由于汽車芯片短缺,2021 年全球累計減產1020 萬輛汽車,中國約減產 198 萬輛汽車,約占全球總減產量的 19%。預計 2023 年,全球汽車行業將減產 200 萬 -300 萬輛汽車。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缺芯”“少魂”是我國汽車企業的短板弱項,車規級芯片、操作系統的自主可控程度不高。其中,我國車規級芯片自給率小于5%,且多以低端產品為主,關鍵芯片均受制于國外。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芯片相關企業達41.6萬余家。其中,2022年1至7月新增注冊企業6.8萬家,26.8%的芯片相關企業成立于1年內。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汽車領域緊俏的芯片主要種類不是先進制程工藝,而是成熟制程類產品——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CU、功率類電源芯片和驅動等,占據芯片緊俏74%的比例,其次是信號類芯片CAN/LIN等總線收發器。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汽車芯片廠在2021年紛紛建設并啟用新晶圓生產線,并試圖將汽車芯片的制程轉移到舊有產線以及未來新的12寸產線,以提高產能并獲得規模效應,但是半導體設備交付周期動輒半年以上,再加上產線調整、產品驗證和產能提升都需要較長的時間,這使得新建產能恐將在2023-2024年才能有效幫助緩解現階段車企的MCU需求。
長安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皆面臨芯片短缺的情況: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此前表示:" 缺芯、貴電已經成為我們行業當前的最痛點,2022年 1-9 月,長安汽車受缺芯貴電、疫情限電等影響,已掉量 60.6 萬輛。"
廣汽集團方面表示:" 目前主要還是 MCU 會稍微緊張一些。"
上汽集團(600104)方面則表示:" 2022年的芯片的短缺跟2021年大規模的芯片短缺還不太一樣,2022年主要是不同的零件的芯片短缺。整車企業面臨的情況應該都差不多。"
隨著新能源車時代的到來,汽車的IC含量直接從3%上升到30%,需求面還在大幅增長。研究機構預計,2030年中國汽車智能化滲透率會達到70%,對芯片的需求出現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態勢,傳統汽車單車芯片300-500個,電動智能車單車芯片超過了1000個,高等級自動駕駛汽車單車芯片將超過3000個。預計到2030年,我國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290億美元,數量將達到1000億-1200億顆/年。目前,汽車芯片國內供給率不到10%,量價齊升背景下,國內汽車芯片廠商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相關概念股:
【捷捷微電(300623)、股吧】(300623)(300623.SZ):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高品質功率半導體器件IDM,晶閘管龍頭企業。公司推出車規級SGT MOSFETs器件,嚴格遵循 IATF 16949品質管理體系及AEC-Q101可靠性驗證標準,部分產品已在新能源車上實現車用,比如汽車小電機領域、車載無線充領域、汽車電子電驅領域等。
【國芯科技(688262)、股吧】(688262.SH):公司汽車電子MCU產品主要包括三個應用方向,車規級安全MCU芯片、汽車電子車身及網關控制MCU芯片及發動機動力總成控制芯片。
【韋爾股份(603501)、股吧】(603501)(603501.SH):公司車載CIS芯片市占率29%位居全球第二,擁有從環視到ADAS以及自動駕駛等車載應用所需的全套成像解決方案,具備雄厚的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