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以來的首次,鐵礦石期貨再度遠月高于近月
摘要: 截至11月16日,大商所鐵礦石2205合約收于545.5元,2209合約收于543元,均高 于相對較近的當前主力合約2201(收于540.5元)。這是自2018年10月8日以來首次出現鐵礦石三個主力合約中次主力合約和遠月合約價格同時高于近月主力合約的情況。三年間鐵礦石期貨價格起起伏伏,經歷過大漲大跌,也曾風光無限也坐過冷板凳,但近月價格高于遠月的狀況卻一直未打破,那么近期究竟是什么原因驅動鐵礦石期貨出現“爺青回”的近低遠高行 情呢?
截至11月16日,大商所鐵礦石2205合約收于545.5元,2209合約收于543元,均高 于相對較近的當前主力合約2201(收于540.5元)。這是自2018年10月8日以來首次出現鐵礦石三個主力合約中次主力合約和遠月合約價格同時高于近月主力合約的情況。三年間鐵礦石期貨價格起起伏伏,經歷過大漲大跌,也曾風光無限也坐過冷板凳,但近月價格高于遠月的狀況卻一直未打破,那么近期究竟是什么原因驅動鐵礦石期貨出現“爺青回”的近低遠高行 情呢?
一、 鐵礦石期貨近年來遠月合約長期貼水結構的成因
首先,商品期貨合約月間價差架構的形成是商品價格理論與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的結合。市場通過對于商品未來供需雙向狀況演變的推導加上不同合約的預期邏輯相對于現實邏輯的權重占比,由近到遠地從交割月合約逐一修正到1年后的合約,得出推導邏輯下的合理月間價差排布。理論上,這種推導是存在周期循環的,每種商品的屬性特點和它應用的行業的發展階段都會使周期進行輪動。
鐵礦石 也是一樣,遠月升水近月也不是鐵樹開花的難得場景,而形成近幾年的貼水結構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為以下幾點:
1)全球尤其是中國的粗鋼產量逐年增加帶動現貨鐵礦石需求堅挺
2)2019年開始礦石價格長期高位帶來中長期供應增加預期
3)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使得國內粗鋼達峰有跡可循
4)粗鋼產量增加帶來的社會鋼鐵積蓄量將逐步轉化為廢鋼供應增加形成替代作用
在以上幾種現實強需求和中長期供給增加及需求預期下降的不斷博弈和驗證中, 鐵礦石 期貨遠月合約價格長期大幅低于現貨的情況,甚至還出現過新合約剛上市便低于現貨價格超過400元/噸的情況(折算倉單成本)。
二、 再度出現遠月升水近月的邏輯回顧
本次 鐵礦石 近遠月價差再度出現倒掛是有理可講、有跡可循的。
1. 價格大幅下跌月間價差自然壓縮
這個理由比較好理解,深貼水結構的價差排布遇到大跌行情都無一例外將會使該商品期貨的月間價差大幅壓縮。一方面是同等條件下的絕對值的等比例縮小會使得價格差距同時等比例縮小;
另一方面深貼水結構一般都是有看跌預期提前在遠月進行price in,大跌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遠月看跌邏輯在現實體現,也就意味著遠月相對于近月的矛盾較小,跌幅也會較小,價差也就壓縮了。
2. 國內限產預期的時間差
就近期的市場觀點來看,由于現在能夠有名有實看到的限產如采暖季限產、冬奧會相關10+26地區限產這些,都沒有看到能直接影響到05合約及以后時期國內粗鋼的產量。從這個角度來說,05合約的 鐵礦石 相對于之前的合約有需求增加的預期。
3. 01合約本來也對應著 鋼材市場 的淡季,可能出現的 鋼材價格 較弱也在歷年同期都對與01 鐵礦石 合約的價格不大友好,我們可以看到 鐵礦石 1-5價差的走勢和平均高度相對于5-9及9-1價差都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