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風暴是怎么回事?如何評價香港金融風暴?
摘要: 香港金融風暴是怎么回事?1997年下半年,美國著名金融家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在亞洲國家和地區發起了一系列攻擊,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數十年積累的外匯瞬間消失,引發了二戰后對這些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最大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6月至7月,索羅斯瞄準港元,開始有計劃地攻擊香港股市和期市。
香港金融風暴是怎么回事?1997年下半年,美國著名金融家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在亞洲國家和地區發起了一系列攻擊,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數十年積累的外匯瞬間消失,引發了二戰后對這些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最大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6月至7月,索羅斯瞄準港元,開始有計劃地攻擊香港股市和期市。
香港金融風暴是一場經濟實力的較量。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三位,為928億美元,僅次于日本和中國。1998年8月下旬,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貨市場投入巨資資金,香港特區政府決定反擊國際投機者。
香港成交總額1998年8月28日達到790億港元,創下當時的紀錄。恒生指數收盤時為7829點,香港政府完全頂住了國際投機者前所未有的拋售壓力。曾蔭權立即宣布,香港政府在與國際投機者的戰斗中取得了勝利,捍衛香港股票市場和中貨幣的索羅斯在這場戰斗中遭受了重大損失。
如何評價香港金融風暴?
對香港金融風暴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兩個層面,一是對一貫奉行“積極不干預”自由政策的政府大規模入市的評價;二是對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本身的評價。
由于經濟體系的獨特性,為了穩定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香港實行聯系匯率制度,即7.8港元兌1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這種匯率制度在業內一直存在爭議。反對者認為,由于無法保證香港與美國的經濟發展完全同步,美元與港元的固定比率始終存在投機空間。在投機者的長期攻擊下,這一制度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支持者認為,香港聯系匯率制度創立于1983年。當時中,英、香港談判受阻,導致市場上大量拋售港幣、買入美元。港府的成立是為了保護港元匯率,維護香港人對香港未來的信心。歷史也證明,香港經濟在聯系匯率制度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更重要的是,香港有條件實行聯系匯率制度:香港一直奉行穩健的財政政策;香港經濟體系靈活,能夠應對適度的經濟波動;香港擁有巨額外匯儲備;香港金融體系穩定,監管審慎,香港有蓬勃發展的內地經濟的大力支持。
另一種觀點是,聯系匯率制度本身是好的,但金融管理局用錯了,因為聯系匯率制度是現金發行制度。不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做法是,在外匯市場維持1美元兌7.8港元的匯率,只容許港元匯率高于下限,即只容許港元匯率單方面浮動。這其實是一種自我約束,讓所有匯率風險都由金管局自己承擔。
反對者認為,對于香港和府入市的干預,政府干預可能會讓長期投資者遠離香港,阻止長期投資者在香港投資;港府此舉將損害其自由經濟形象及其金融中地位。
支持者認為,港府一直信奉自由經濟,這是香港的基石。然而,被操縱的經濟不是自由經濟。香港和府入市的目標是打破這種操縱,干預市場是完全正確的。香港政府干預入市的積極意義遠遠超過其負面影響。
上述是關于香港金融風暴的相關知識,對此感興趣也可以了解一下香港超級富豪,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香港,金融風暴,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