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痛批中國股市15年3000點徘徊:監管制度和政策是關鍵原因
摘要: 3000點終究還是破了!10月20日早盤,上證指數延續近期下跌趨勢,開盤就失守3000點,從走勢上看,全A指數、滬深300、中證1000、中證500等指數其實更為兇險。
3000點終究還是破了!10月20日早盤,上證指數延續近期下跌趨勢,開盤就失守3000點,從走勢上看,全A指數、滬深300、中證1000、中證500等指數其實更為兇險。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在9月28日參加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時,發言痛批中國資本市場的痼疾,他表示,我們的資本市場已經運行了33年,其中15年都是在3000點中徘徊。他回溯股市發展的線索,稱2007年股市曾經上過6000多點,從那以后就一蹶不振,基本上回到了兩三千點。2015年,股市再次上到5000多點,但是隨后就是一場股災,接著就在這長達8年的時間里繼續在3000點徘徊。
“我們現在總存款286萬億,城鄉居民儲蓄也是110多萬億,我們的股市還只有80多萬億,這跟大國的身份是不相吻合的。”劉紀鵬說。他強調,33年來,股市越走越低,韭菜被割的面積越來越大,原因關鍵在于資本市場的監管制度和政策,而不是資金問題、周期問題或形勢問題。
劉紀鵬舉例說,我國資本市場中的獨立董事制度,雖然學習西方,但都是盲目地在學。“獨立董事,基本上就是董事會選聘。董事會選聘,不就是大股東說了算嗎?你讓獨立董事保護中小股東,限制那些招聘你的人,這可能嗎?所以治理結構也沒有,這就是中國資本市場為什么走到今天還在3000點的一個核心原因。”
股市走成這樣,融資端和供給端不平衡是重要原因
劉紀鵬認為,目前的管理制度中,監督和審核沒有分開,“無非就是把從原來證監會管理的核準制度下放到三個交易所,”劉紀鵬說,“我們今天股市走成這個樣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融資端和供給端的不平衡:上(市)的(數)量太大,這邊大家又找不著掙錢的效應,所以也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偏差。”
劉紀鵬指出,我們的資本政策是要通過股市解決直接融資的問題。因此,他提議,應該推行積極的資本政策,用以解決我國家證券化率低的問題。
全面注冊制下的股市,由“一個老子在審”變成“三個兒子在審”
劉紀鵬表示,我們的資本市場搞了33年,起步可能發展很快,但是這個市場變成了融資的市場。特別是推行全面注冊制的背景下,由過去“一個老子在審”現在變成“三個兒子在審”。劉紀鵬表達了對這種現象的不解:“注冊制的核心本來是監審分離。但是如果對比一下大陸跟香港,會發現我們的全面注冊制離‘監審分離’四個字差距還比較遠。”
“現在各個交易所,基本上重點主要是在融資端。”劉紀鵬說,“三個交易所沒有在比拼誰更能給投資人帶來財富效應,而是比拼為融資端降低門檻,在融資端低價地盲目競爭。”這也導致資本市場體現出“四高”的特征:融資額高,上市企業多,大股東減持高,股民卻賠錢的人數越來越高。由此,他進一步思考,33年以來中國股市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在劉紀鵬看來,資本市場要辦一個投資人的市場。三個交易所要比拼誰更能給投資人帶來財富效應,這應該是考核指標。要避免融資端的市場,就需要尊重國情,借鑒規范,走中國特色的股市發展之路。
劉紀鵬提到,中國資本市場有“一股獨大”的特點,出現“大股東:熊市、牛市、跑步上市;小股東:被割韭菜”的兩極分化。他建議在股權結構上下功夫:“我們的資本市場是培養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是在培養家族企業的,要把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限制在30%。”
劉紀鵬,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