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金投顧試點為契機 依托金融科技加碼轉型
摘要: 證券時報記者張婷婷回望2019,券業財富管理成績盡管并不出色,但或許出現了轉折點——基金投顧試點的推出被視為券商財富管理領域的大事件。“泛財富管理”雖然是行業現狀,但是行業人士仍心存遠景,努力實現真正
證券時報記者 張婷婷
回望2019,券業財富管理成績盡管并不出色,但或許出現了轉折點——基金投顧試點的推出被視為券商財富管理領域的大事件。“泛財富管理”雖然是行業現狀,但是行業人士仍心存遠景,努力實現真正的財富管理轉型。
券商中國專欄作家、資深券商人士程峰認為,券商基金投顧試點的推出,允許券商為客戶配置基金并接受客戶委托為其完成基金交易,開始讓投顧從事實上的客戶經理角色,回歸到真正的投顧角色,這是券商財富管理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開始。
“泛財富管理”之尷尬
目前,行業共識中,“代銷金融產品”已然成為券商財富管理的“替代品”,其實該項指標依然備受爭議。
財富管理領域資深人士黃華近日表示,財富管理和產品銷售有著本質區別,對于財富管理機構來說,有能力找到優質資產才是核心競爭力,相對銀行在非標資產上的把控能力,券商唯有專注于資本市場,讓客戶賺到長期穩定的收益。
程峰也認為,“代銷金融產品是從基金與私募基金那里分得的代銷費,跟投顧是否真正為客戶創造了價值沒有多大關系。嚴格意義上,這跟經紀業務的通道收入沒有本質區別。”
那么,到底何為“財富管理”,其發展阻礙是什么?程峰分享了他對財富管理收入的定義:“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前提下,從客戶身上獲得的收入,這個可以是咨詢費、賬戶管理費、客戶盈利的后端分成收入。”
在現有法律框架下,“代客理財”被明令禁止,監管層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并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揭示。近年來,多位券商經紀業務從業人員因違反相關規定收到監管罰單。有資深財富管理人士表示,“這是制度約束,投顧制度雖然是建立了,但其實投顧只能做原來客戶經理的工作,即拉客戶,賣基金,連向客戶推薦股票都受限制,哪有什么技術含量?”
制度正在打開空間。2019年,監管推出券商基金投顧試點,允許券商為客戶配置基金并接受客戶委托為其完成基金交易,被視為財富管理轉型的大事件。
信息技術建設加碼
研究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國民財富的不斷積累、居民理財觀念的日益成熟、金融產品的普及與資產配置結構的持續優化,財富管理行業面臨非常廣闊的藍海,資本市場也將成為高凈值人群財富獲取、保有和增長的重要市場。在投資環境日趨復雜、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需求增加及財富管理行業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專業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有望不斷擴大競爭優勢,打造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全新財富管理服務體系。
今年2月底,證監會批復了首批7家券商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方案,券商正式加入了基金投顧業務的戰場。業界普遍認為這意味著券商投顧從“賣方投顧”向“買方投顧”進行轉變。
4月21日,國聯證券順利完成首批公募投顧客戶的簽約和交易,成為業內首家正式上線此類業務的券商。與此同時,其他各家試點券商也在積極推進基金投顧業務的落地。
作為一項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的利好,更多券商也在積極發展投顧業務,基金投顧試點在行業究竟能掀起多大風浪,誰又能占居鰲頭,市場拭目以待。
可以確認的是,投顧一直被視為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中證協數據顯示,2019年,券商持牌投顧數量增加逾8000人,增幅接近兩成。其中,有15家券商投顧人數超過千人,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投顧人數突破3000人。
與此同時,券商也在努力推進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體系的深度應用。從披露信息的上市券商年報來看,絕大多數券商的信息技術投入資金都在加碼,投入金額均超億元。從投入金額來看,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兩家券商在2019年的信息技術投入超10億元;從投入增幅來看,包括東方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等投入增幅超過三成。各券商正紛紛把握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機遇,深化科技運用,促進證券業與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
投顧,程峰,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