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50主力合約“烏龍指”
摘要: 業內人士表示,期貨市場中出現的“烏龍指”事件源于交投不活躍、止損造成的多米諾效應。雖然囿于流動性差等問題,股指期貨的政策在近期有所松綁,但是目前來看遠遠不夠,仍需進一步松綁。 發生在新三板公司寧波水
業內人士表示,期貨市場中出現的“烏龍指”事件源于交投不活躍、止損造成的多米諾效應。雖然囿于流動性差等問題,股指期貨的政策在近期有所松綁,但是目前來看遠遠不夠,仍需進一步松綁。 發生在新三板公司寧波水表身上的“烏龍指”事件余溫還未散去,3月14日,相似事件在期貨市場上再次上演。3月14日午后,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IH1703盤中出現跳水,逼近跌停。業內人士表示,期貨市場中出現的“烏龍指”事件源于交投不活躍、止損造成的多米諾效應。雖然囿于流動性差等問題,股指期貨的政策在近期有所松綁,但是目前來看遠遠不夠,仍需進一步松綁。
股指期貨再現“烏龍指”
3月14日午后,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IH1703盤中出現跳水,最低達到2128.6,出現疑似“烏龍指”事件。
據交易行情顯示,3月14日下午開盤后,期指再續震蕩格局,但在14時25分左右,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IH1703盤中出現異動,最低達2128.6,逼近跌停,成交量一度激增,指數出現閃崩后又快速收回。截至交易結束,IH1703合約收于2349,微跌0.05%。
具體盤口報價來看,IH1703合約在14時25分48秒價格瞬間打到2128.6,并在此價位上成交了35手,隨后在同一秒以2317.2的價格成交了49手,而下一秒,即14時25分49秒成交的36手報價為2324.4,隨后價格基本回升到此前水平。日內走勢圖也顯示,合約的成交量在14時25分的時候明顯放大,隨后成交量又恢復到了平均水平。
對此,徽商期貨分析師王盾表示這應該算是“烏龍指”了,主要是程序化影響。近期股指期貨的政策有所松綁,中證500、滬深300、上證50等的成交量都有所放大,但是上證50的交易量相對來說是最小的,一旦出現瞬時間的錯單、報錯的話也屬于正常,因為各個買檔的檔位都斷了。王盾在查看交易行情后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大概有兩秒的時間就打回來了。在分析這種現象時,王盾表示,估計是有人做套保盤,就是現貨做多,期貨做空。對于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IH1703在午后出現的盤中跳水現象所產生的影響,王盾在查看相關信息后表示當時上證50的成分股都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因為時間很短,盤面上來看沒受大的影響。
上證50股指期貨是以上證50指數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品種,在2015年4月16日由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在中金所上市的股指期貨合約除了上證50,還包括滬深300以及中證500股指期貨。據了解,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IH1703在本周五即將交割。
實際上, 這并非是股指期貨市場上出現的首次“烏龍指”事件。早在2016年5月31日,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IF1606在當日上午10時42分左右就突然暴跌至2732.4,在近700張空單的重壓之下觸及跌停,隨后快速補漲。對此,中金所在當日晚間發布調查結果稱,是某套保客戶以398手市價賣出委托連續成交,觸發了市場技術性賣盤所致。
流動性缺乏成主因
對比兩次股指期貨出現的“烏龍指”,業內人士普遍指出,股指期貨市場交投并不活躍,流動性較差,再加上期指套保程序化交易,有一些所謂的止損、自動執行的指令,形成多米諾效應,導致市場出現了所謂“穿透”現象。
對于其中的流動性問題,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本身股指期貨從股災以后還是受到一些相關政策的限制,前一階段有一定程度的開放,但是市場的流動性顯然還是非常成問題。而王紅英提到的“開放”,是指2月中旬時,中金所宣布的股指期貨“松綁”,對手續費、保證金比例、開倉手數等都進行了調整。
具體來看,從2月17日起,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九點二;滬深3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期保值持倉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合約價值的40%調整為20%;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期保值持倉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合約價值的40%調整為30%;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從原先的10手調整為2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
彼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股指期貨的“松綁”將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華泰期貨分析師徐聞宇分析稱,投資者通過買入股票組合賣出股指期貨,可以對沖掉無法克服的市場風險,將這種風險轉移至市場中的其他風險偏好者,不同市場的參與者承擔自己可接受的風險,這其中流動性為投融資活動的建立以及擴大提供了可能。股指期貨的流動性保證了這一機制的實現。
不過,在多數分析師看來,此次股指期貨放開程度也不是很大,因此松綁帶來的信號作用大于實質。國金期貨原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認為,從公布的各項指標看,本次調整僅是對股指期貨限制措施的小幅調整,風險可控,不會對股指期貨和股票市場正常運行產生影響。3月14日的股指期貨再次因為流動性缺乏出現“烏龍指”,也印證了業內人士的判斷。
除了市場買賣交投不夠活躍,王紅英還指出,股指期貨設置的程序化交易也是“烏龍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人工操作的話不可能賣很低”。王紅英說道。一位業內人士進一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股指期貨當前的這種止損交易模式,就是跌破一定止損線后,系統就自動平倉賣出,然后導致連續不斷的有平倉單出來,形成多米諾效應,出現急跌,賣完瞬間大跌停。
業內呼吁進一步“松綁”
股指期貨被限制交易還要追溯至2015年下半年,當時A股杠桿牛沖上5000點之后經歷了兩輪非理性下跌,在數次千股跌停之后,為了抑制過度投機,中金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對股指期貨的管控措施。同年9月2日,中金所宣布自當年9月7日起,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客戶在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即構成“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的異常交易行為。
自此之后,股市期貨交易一度“斷崖式下跌”。滬深300主力合約成交量由限制前的200萬手下降至不足2萬手,上證50主力合約成交量由限制前50萬手下降至不足1萬手,中證500期貨主力合約成交量由限制前30萬手下降至不足2萬手。
不過,在A股交易逐步走穩、重歸理性之后,市場對松綁股指期貨的呼聲也越來越大。事實上,關于股指期貨松綁,去年底時市場就已經傳出放寬交易限制的聲音。在上月召開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指出,將積極穩妥推進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擇機退出股指期貨臨時性限制措施。證監層的表態一度強化了這一市場預期。
但從目前來看,僅有中金所的一紙公告落地,對十分渴求流動性的市場而言,還只是“毛毛雨”。王紅英表示,“烏龍指”的再次出現,也說明市場一些相關的改革、政策的配套,還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創新,還需要進一步降低交易的保證金,引導市場流動性,讓市場重新活躍起來。
“雖然目前金融處于一個審慎監管的大環境下,但是也需要一些基本流動性的注入,可以考慮在金融維穩的前提下,進一步推動一些估值期貨的放松,保障市場交投相對平穩。”王紅英說道。上述期貨業人士更是建議,打開日內交易的筆數上線,不限定在20手,降低手續費費率,同時將保證金比例從目前的20%進一步下調到10%。
期貨,股指,交易,合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