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帶量采購之后關注醫保談判非藥和原料藥的黑馬機會
摘要: 帶量采購“血雨腥風”,不改醫藥牛市格局,堅持創新大思維仿制藥血拼時代到來。節前帶量采購全國版拼殺激烈,基本上把產品打到地板價,醫藥股劇振,把仿制藥標簽公司估值空間封殺,相關利空也基本出盡。避險情緒指向
帶量采購“血雨腥風”,不改醫藥牛市格局,堅持創新大思維仿制藥血拼時代到來。節前帶量采購全國版拼殺激烈,基本上把產品打到地板價,醫藥股劇振,把仿制藥標簽公司估值空間封殺,相關利空也基本出盡。避險情緒指向了CRO/CDMO、醫療服務和藥店等細分領域。帶量采購的意義是節約醫保費用,沒有必要讓企業速死,醫保支付價將是帶量采購3.0時代應該做的,超出部分醫院和患者負擔,讓企業有更大的自主權決定自己的產能和員工,而不是兩年一血拼。《關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擴大區域范圍的實施意見》也已經指出長期方向是醫保支付標準,醫保零售藥店等可以適當加價,超出支付標準患者自付。四季度的醫保談判是醫藥重頭戲,創新藥企業將加速新藥變現,整體降價幅度在50%左右符合預期。
重視CXO、藥店和服務的長期邏輯,也適當挖掘原料藥行業等黑馬機會。
原料藥行業受益于需求增加與供給受限行業景氣度上升。原料藥的上游是化工,中國依然具備最完善的產業鏈條,這個鏈條也很難短期轉移到國外。受益國內供給側改革,原料藥新增產能受限,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原料藥需求依然持續擴大。供給難以持續放大,需求有一定的增量,必然帶動原料藥行業的景氣度上升。今年中報,主要上市原料藥企業的扣非凈利潤率達到了近五年新高的8.48%,上升趨勢仍在延續。三季度是原料藥企業確認收入的旺季,有望演繹三季報行情。原料藥企業因生產規模較化工企業較小,但鏈條長,污染較大,從2015年開始已顯現出受益于環保政策,扣非凈利潤增速達到34%,2016年增速達到18%,2017年短暫停滯后,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達到17%。因較大的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股價2018年大幅下跌,上市公司也在2018Q4業績“洗澡”做實了財務,2019年上半年扣非凈利潤增速重回20%。至少未來半年到年報行情前,原料藥企業的業績是持續高增長的。選擇行業細分領域經過洗牌,競爭格局良好,需求穩定的公司將獲得超額回報。
重點推薦:金城醫藥、歐普康視、東誠藥業、我武生物、長春高新、大參林和藥明康德等
醫療保健,采購,之后,關注,醫保,談判,原料藥,黑馬,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