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1]影視跨界 一場昂貴的資...
摘要: 一部電影上億元的票房,一集電視劇數百萬元甚至過千萬元的版權費,讓業外的公司看到影視行業存在的巨大利益空間。為獲得更高收益或改變當下自身業績不佳的情況,部分業外公司紛紛向影視轉型。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觀察跨
一部電影上億元的票房,一集電視劇數百萬元甚至過千萬元的版權費,讓業外的公司看到影視行業存在的巨大利益空間。為獲得更高收益或改變當下自身業績不佳的情況,部分業外公司紛紛向影視轉型。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觀察跨界公司的三季度報發現,雖然超六成公司實現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但虧損嚴重、盈利不穩定等情況仍然存在,背后潛藏的高風險仍不可忽視。 凈利潤有喜有憂 如今提起涵蓋影視業務的公司,背景多種多樣,不僅有從一開始就在影視領域深耕的傳統影視公司,也有原本從事煤炭、紡織等其他行業的跨界公司,且隨著影視市場的不斷發展,跨界影視這一新興產業的公司數量不斷增加,已逐漸成為市場上的常態。 由于現階段正是上市公司密集發布2016年三季度業績報告的時期,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觀察部分跨界影視公司已發布的業績報告發現,其中有超過六成的公司實現業績增長。比如前身為中南重工的中南文化,現已通過收購影視劇制作公司大唐輝煌、藝人經紀公司千易志誠等多家公司,將主營業務從金屬制品業轉向大文化產業。據該公司日前發布的三季度報顯示,前三季度中南文化共獲得營業收入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38%,歸屬于上市公司的股東凈利潤為1.3億元,同比增長65.45%。與此同時,由以能源、原材料、冶金電子和房地產開發等為主營業務向影視、體育轉型發展的當代明誠,在前三季度也實現業績同比增長超六成,其中營業收入為2.59億元,同比增長47.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04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61.68%。 業內人士認為,資本是逐利的,鑒于影視產業發展速度較快,部分公司紛紛把目光瞄向影視產業,尤其是為了保證自身業績能夠實現穩定發展的上市公司,不禁對影視產業的紅利蠢蠢欲動。此外,還有部分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因受到經濟下行、原有業務出現市場萎縮等方面的影響,欲借助向影視轉型獲得生機。據統計數據顯示,電影與娛樂行業在2015年三季度、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一季度和2016年二季度的并購金額分別為29.36億元、73.4億元、220.7億元和388.2億元,繼續呈現上升趨勢。 然而,并非所有跨界影視公司均能實現業績大幅提升。其中主營銅基合金、電纜業務的鑫科材料,此前收購了曾投資制作《雪豹》、《黑狐》等電視劇的西安夢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從而跨界布局影視業務,但從該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情況來看,營業收入為34.01億元,同比下降16.35%,虧損數額為7982萬元。 部分企業業績如過山車 跨界影視產業未實現業績大幅增長的情況并非個例,這與影視行業投資高風險、盈利不穩定的特性密切相關。且通過將跨界公司的業績表現與傳統影視公司相比,部分跨界公司在單個季度的表現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不斷。 以鹿港文化為例,該公司原本以紡織為主營業務,隨后通過收購世紀長龍和天意影視轉為以紡織、影視為雙主業。今年前三季度,鹿港文化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8.6%,其中三季度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11萬元,同比增長38%,主要因為電影《盜墓筆記》在三季度上映并取得10億元票房。但在今年一季度,鹿港文化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27%,同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同比減少71.16%,僅為-2.34億元。對此,鹿港文化表示,這是由于公司下屬子公司世紀長龍和天意影視在上半年主要為前期準備及拍攝階段,業績同比有所下滑,投資支出較為集中,現金流有所下滑。 在業內看來,雖然影視行業不時會出現破10億元的電影或成為現象級的電視劇,但這只是少數,能夠實現盈利的項目數量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據《影視風控藍皮書:中國影視輿情與風控報告(2016)》顯示,2015年共計拍攝完成420余部電視劇以及近700部電影,但在眾多作品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作品能進入公開發行渠道,而最終實現收視佳績和票房業績的作品則不足1/3。且據風山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兵透露,雖然每年都有數百部影片,但最后只有5%實現盈利,另外有5%能實現回本,其余均處于虧損狀態。 此外,在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看來,鑒于傳統經濟正在轉型,而文化產業的規模正快速壯大,即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跨領域、跨產業的并購熱是大環境下的產物,但風險仍不可小覷,跨界并購案中對賭業績無法實現的不在少數。 2014年7月,浙江廣廈欲以持有的華僑飯店股權、藍天白云會展中心股權置換東陽福添影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添影視”)100%股權,當時福添影視在2014-2016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承諾的凈利潤不低于5221.77萬元、6272.96萬元、7815.31萬元。但是,福添影視2014年僅實現了3663.34萬元的凈利潤,2015年的凈利潤則只實現了760.44萬元,遠低于承諾業績,而在今年上半年,福添影視實現的凈利潤仍只為907.63萬元,僅完成承諾業績的11.61%。而北京文化前段時間宣告終止收購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原因也是在于標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華麗轉身需多業態布局 跨界影視產業的初衷本為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但實際情況不如預期的并非少數。對此,劉德良建議,資本是把雙刃劍,對文化企業而言,要善于利用資本去發展。對行業外的企業而言,跨界并購具有相當大的風險,需要圍繞企業的發展戰略及商業模式的打造去規劃,而不能單純從資本角度盲目追逐熱點。 通過觀察傳統影視公司可以發現,雖然該類公司也會發生業績變動,出現凈利潤和營業收入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會很大,且基本能保持公司正常的運營發展,這一方面與傳統影視公司的常年積累較多專業經驗能幫助自身進行決策有關,且在公司業務架構層面,往往較少單純依靠影視作品的收益,而是進行多元化的業態布局,使其能夠穩定發展。 而隔行如隔山,跨界影視公司相較傳統影視公司最為欠缺的就是經驗、人才等專業性資源,且在收購影視公司的過程中,優質的影視公司屬于稀缺資源,種種原因均會導致跨界影視公司所擔負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對此,有從業人士表示,相關公司跨界進入影視行業時,需要考慮自身業務的實際情況,若能與原有主營業務實現協同,可先通過相關具體項目逐步了解影視行業的運行,隨后再通過并購等資本動作進行大幅度轉型。此外,假若原有主營業務的業績情況還算穩定,能夠帶來一定收入和盈利,可暫時不要完全剝離原有業務,而是保留,使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公司提供較為穩定的收入,作為高風險影視業務的擔保和后盾。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跨界公司選擇一次性收購全部股權或多家公司相比,已有部分選擇先收購影視標的公司的部分股權,隨后再通過標的公司的業績實現情況進行下一步動作,比如鹿港文化終止收購天意影視剩下的49%股權,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他行業公司在跨界影視領域時正逐步理性。
影視,公司,業績,實現,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