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業:中國核電進入3.0時代 薦4股
摘要:
公用事業:中國核電進入3.0時代 薦4股 2015-12-31 類別:行業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 研究員:周旭輝 楊帥 徐柏喬
[摘要]
投資要點:
中國重啟核電,產業景氣復蘇。15年核電重啟,中國核電發布我國首套核電軟件包以及一體化軟件平臺,三代技術趨于成熟;12月份國務院一次核準4臺核電機組,催化產業景氣向上。未來中國將繼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之后成為全球核電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同時隨著核電安全性、機組效率以及經濟性的提升,全球眾多國家加大政策扶持,日本、韓國選擇重啟核電戰略,世界核電產業景氣復蘇。
十三五期間每年核準8臺新開工。2014年中國核發電占總發電的比例僅為2.2%,遠低于全球平均值11%,長期看空間巨大。中國核電產業“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核電并網裝機規模達到58Gw,在建裝機規模達到30Gw以上,合計88Gw,目前仍有近37Gw的缺口,預示著未來五年每年核準項目8個左右,實際投資裝機在8Gw的水平。
內陸及海外核電市場或超預期。目前內陸籌建核電機組近100座,規模達120Gw,是現有裝機量的4倍以上,如批準內陸核電建設,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同時隨著三代技術的成熟,核電繼高鐵之后成為新的名片,目前全球“一帶一路”國家共計劃新建77座核電機組,合計83Gw的裝機容量,是國內裝機量的近3倍,10%-20%的市場份額就意味著每年約2-3臺機組的出口量。未來內陸及海外核電市場或超預期,帶動核電產業景氣高漲。
千億市場,成長確定性高。按照十三五期間國內平均每年8臺機組的審批以及海外2臺機組的出口規模來測算,每年的裝機規模約10Gw,按照14元/W的投資成本,每年的投資額約1400億元,其中設備占比60%左右,市場空間840億;長期來看因核電經濟性可媲美火電機組,符合產業發展趨勢,同時隨著內陸核電的批準以及一帶一路提振出口,預計2020年之后設備市場將超千億。
投資彈性及成長性測算。我們以2020年各個細分設備市場的規模以及各個公司目前的份額得出其未來該業務的潛在營業額,與14年總的營收來比較測算其未來的成長性;同時以目前各個公司核電業務占營收的比例測算其彈性。成長性測算前四位分別為臺海核電、中國一重、江蘇神通、中核科技,彈性測算前四位分別為臺海核電(83%)、江蘇神通(41%)、中核科技(17%)、中國一重(15%)。
投資策略:核電設備板塊市場,建議關注行業空間大,未來成長性強以及彈性大的標的,關注江蘇神通、臺海核電、中核科技以及中國一重。電站投資及運營板塊,參考其未來成長性、目前估值水平以及資產的稀缺性,建議關注A股中國核電以及港股中廣核電力;同時關注國電投核電潛在上市平臺中國電力新能源。
風險提示。核電裝機低于預期,海外市場拓展不順利,核電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