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智能制造方向確立 薦13股
摘要:
機械制造:智能制造方向確立 薦13股 2015-10-22 類別:行業研究 機構:廣發證券 研究員:羅立波 劉芷君
[摘要]
核心觀點: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研究工作,形成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征求意見稿),目前已經發布征求意見稿。
智能制造標準意見稿發布,體系框架逐漸明確在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模型中,系統架構被分為5層:(1)設備層,包括傳感器、儀器儀表、條碼、射頻識別、數控機床、機器人等感知和執行單元;(2)控制層,包括PLC、SCADA、DCS、FCS和WIA等;(3)管理層,由控制車間/工廠進行生產的系統所構成,主要包括制造執行系統(MES)、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PLM)等;(4)企業層,包括ERP、SCM和CRM等;(5)網絡層,產業鏈上不同企業通過互聯網共享信息實現協同。
本次智能制造標準化參考體系模型從系統架構、價值鏈和產品生命周期等三個維度構建。其體系與我們此前在深度報告中提出的數字化工廠的五個層級相似,三個維度與工業4.0的橫向集成、縱向集成和端到端的集成一脈相承。此次國家標準體系意見稿發布,逐漸確立了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方向。
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包括7大領域,共446項依據智能制造標準化參考模型和重點技術領域,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框架中包括7大領域,共446項,機械行業相關的重點領域包括智能裝備和設備標準、智能工廠系統集成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在傳統的制造體系中,存在著底層設備通信協議不統一、機器設備接口閉塞、組網可靠性和穩定性差等問題,在新的標準體系框架內,機器與機器之間、機器與控制系統、人與機器之間的互聯互通更通暢,數據采集和控制更靈活。
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立分三步走:2017年完成部分基礎通用標準和關鍵核心標準,引導示范項目推進;到2020年,標準體系初步完成,并對其動態優化,到2025年,完善的標準體系開始在各個應用領域普遍應用。
投資建議:今年是工業4.0落地實施的開局之年,從去年年底的瘋狂主題投資到當前時間點,智能制造進入新的時間窗口,我們也看到了行業的顯著變化,隨著國內制造業面臨的用工危機越發顯著,工業4.0逐漸由主題投資走向了落地實施,此次國家層面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意見稿發布,未來智能制造的方向更加明確。我們繼續維持機械設備行業“持有”評級,但給予自動化裝備子板塊“買入”評級,建議關注黃河旋風、海得控制、機器人、東方精工、巨星科技、天奇股份、永創智能、智云股份、慈星股份、銳奇股份、智慧松德、博實股份、亞威股份等。
風險提示:自動化改造進度低于預期;投資標的并購進度低于預期;投資并購標的質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