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裸奔” 互聯網黃金迎監管
摘要: 線上黃金交易會重蹈P2P的發展覆轍嗎告別“裸奔”互聯網黃金迎監管日前,上海黃金交易所官網掛出了央行互聯網黃金業務新規文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關于征求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意見的函》(以下簡
線上黃金交易會重蹈P2P的發展覆轍嗎
告別“裸奔” 互聯網黃金迎監管
日前,上海黃金交易所官網掛出了央行互聯網黃金業務新規文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關于征求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意見的函》(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就互聯網機構銷售黃金理財產品進行規范,強調互聯網機構不得發行或變相發行黃金理財產品,只能代銷持牌機構的黃金產品。
“現在很多互聯網平臺做這個業務都是不正規的,缺乏監管。”工行國際部外匯交易員王寅稱,“他們的資金是否真實進行了黃金交易都成問題,建立平臺的起步很低,但推廣營銷很強,用戶很難辨別。”王寅表示甚至有人只花20萬元就能成立一家此類公司。
20萬元就能注冊一家公司
“互聯網黃金”要套“緊箍咒”
“目前我們沒有對接存管銀行,也沒有合規與不合規的說法,畢竟監管意見才剛剛出臺,細則也還要再等等。”杭州一家互聯網黃金平臺的技術副總坦誠,而他也表示其所供職的平臺暫時沒有受到影響。其公告顯示:“《征求意見稿》不影響平臺用戶的正常使用及相關業務操作,感謝用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信任。”但同時,公告也顯示“目前,公司已與多家上海黃金交易所金融類會員及相關金融機構就《征求意見稿》內容進行充分溝通并形成初步方案。將在相關政策正式發布后積極推進開展相關業務并優化用戶體驗”。
打開該平臺的網站,首頁即可看到“黃金賬戶”服務,而該服務正是此次新規重點監管的對象之一。《征求意見稿》中規定:“黃金賬戶作為黃金產品的簿記系統,在互聯網黃金業務中,由金融機構提供黃金賬戶服務,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賬戶服務。”何為黃金賬戶?王寅對此的通俗化解釋是“就是以黃金或白銀的價格為標的,但不進行實際交割的產品。黃金漲了賬戶上面的人民幣或者美元余額就漲上去”。
王寅認為黃金賬戶的風險點正是在于資金去向不明,對用戶的迷惑性很強。“其實做這個業務的要求是很高的,要么不出事,出事就是像P2P一樣,用戶遭殃,所以監管是很有必要的。”
平臺資質堪憂
產品資金流向不明
網貸之家曾整理了20家市面上的互聯網黃金平臺,根據榜單上的名單,記者聯系了浙江一家平臺公司,而該公司的高管則表示這個打著他們旗號的APP并不是他們旗下的。“這個是我們一個離職員工自己開發的,在外面打著我們公司的名義在做。”該公司高管表示,“他是仿照了我們的產品,我們還沒找他去交涉。”而這么一款個人開發的黃金理財平臺依然在蘋果商店支持用戶下載。打開該APP,上面還有多款產品在售,收益從3.8%—12.8%不等。
在采訪中,記者下載了上述公司高管所說的自己公司研發的正規平臺,上面不僅有實物黃金在售,也有黃金理財產品。其中一款黃金租賃產品顯示,其收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固定收益為4.8%,還有一部分為金價漲幅收益,最高可享15%,投資期限為90天。而在收益來源中,信息顯示:“您購買的黃金將用于向有資質的用金企業提供出租業務,并由此獲得穩定的黃金租賃收益。”產品沒有具體對應的公司,也沒有擔保措施,信息披露透明度堪憂。
誘人的收益下,是投資者資金“裸奔”的風險。而此次《征求意見稿》提出的一系列意見中,有5個經營禁令備受矚目: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賬戶服務;不得提供黃金清算、結算、交割等服務;不得提供黃金產品的轉讓服務;不得將代理的產品轉給其他機構進行二級或多級代理,不得向風險承受能力不足的投資者銷售黃金產品。監管之下,互聯網黃金平臺的發展趨勢是否會重蹈網貸平臺的路線?
新規下“巨頭”迎利好
三步判斷平臺合規與否
《征求意見稿》出臺后,業內普遍認為,對于正規的公募基金、銀行的黃金業務將有正面影響,特別是一些和互聯網巨頭合作的產品。
阿里存金寶與博時基金合作,產品實質是對接博時基金旗下的黃金ETF鏈接C,該產品起步門檻低,1元就能買。而騰訊微黃金則是和工行合作的,共同推出了在線黃金交易服務,客戶可以在微黃金平臺方便快捷地進行黃金買賣、黃金份額轉讓等操作,也可以給好友發黃金紅包,具有社交功能。
那么對于非巨頭互聯網黃金平臺,如何判斷其是否合規?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在自媒體上提出了三個鑒別步驟,首先是看這個平臺是否受新規管轄,再看該平臺是否具備發行黃金產品的資質,最后看代銷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原標題:告別“裸奔” 互聯網黃金迎監管)
互聯網,征求意見稿,收益,合規,黃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