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30家上市公司涉“問題”審計意見 “非標退市”常態化暢通“出口關”
摘要: 全面注冊制時代,“審計意見”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鑄造常態化退市機制的主要力量之一。截至目前,2022年報中有234家A股上市公司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非標準無保留意見)。
全面注冊制時代,“審計意見”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鑄造常態化退市機制的主要力量之一。截至目前,2022年報中有234家A股上市公司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非標準無保留意見)。這其中包括103份“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94份“保留意見”以及37份“無法表示意見”。業內人士表示,退市新規下,如今“非標退市”已經成為市場化、常態化退市機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預見,全面注冊制時代,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入推進,還將出現更多因審計意見退市的案例,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優勝劣汰。
值得注意的是,A股近年來“非標退市”公司數量驟增,“出口關”越發暢通,監管“零容忍”與市場化機制逐步完善,有效凈化了資本市場生態,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退市新規實質性的提高了審計意見對于企業上市地位的重要性,改變了此前審計意見可有可無僅做參考的狀況,從制度上鼓勵了會計師事務所出具更真實的審計意見。這也是新規出臺以來‘非標意見’增多的主要制度原因。”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對記者表示,這也有利于股票市場形成優勝劣汰的機制,只有通過良性的市場生態循環,才能不斷推陳出新,保持市場的健康和活力,真正代表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水平。
“‘非標意見’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不是無緣無故就出了這樣的審計報告,而是公司自身狀況導致的‘非標意見’結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都是比較謹慎的。”某資深投行人士表示,此前2020年底出爐的退市新規,增加了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觸發退市的情形,同時審計意見和其他財務指標交叉適用,審計意見的作用更加重要。自此,“審計意見類型”成為消解傳統保殼手段,觸發企業退市的重要指標。
“表面上看,這些公司走向退市的直接推手是‘非標意見’,但在審計意見揭曉之前,這些公司早已積重難返。歸根結底,企業自身經營不善、風險事件頻發才是導致退市的真正原因。”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以深市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便有13家A股企業預計觸及“非標”退市指標。其中,*ST和佳(300273)(300273.SZ)、*ST光一(300356)(300356.SZ)和*ST易尚(002751)(002751.SZ)等企業均在發布2022年年報的當天,提示“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盡管上述三家企業經營業務不同,所處行業各異,但深究這些企業走向退市的原因,都具有相同的內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財務數據或內控制度存在重大隱患。
具體來看,如*ST光一主要主營業務為智能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軟、硬件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因為資金占用、債務逾期面臨訴訟事項、補充賠償責任、發出商品和合同履約成本的存在性等問題,2021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進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但進入2022年,上述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公司2022年財務會計報告仍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022年末,公司試圖通過受讓債權解除大股東占資危機,卻被會計師質疑交易真實性。
另一家*ST易尚的退市也已成定局。公司2021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應收款項核算、預付款項、設備采購等業務的商業實質和存貨真實性皆存疑,并且持續經營能力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2022年年報中,審計機構依然對*ST易尚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并關注到了公司的資金占用風險,財務舞弊風險和實際控制人劉夢龍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所持公司股份全部被司法凍結,面臨被強制處置的風險。
連續兩年大額虧損,財務狀況不斷惡化并涉及大量訴訟的*ST和佳也再次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審計意見問題涉及2022年控股股東資金占用問題仍未徹底解決,以及預計負債計提充分、準確性,持續經營能力,應收款項減值計提充分性,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轉回性,會計差錯更正的完整、準確性等。因公司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公司于2022年8月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而截至目前,破產重整未有實質性進展。
根據退市新規,修訂后的財務退市指標包括凈利潤加營收的組合指標、凈資產和審計意見類型。上市公司因出現上述任一情形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次一年報告披露后,觸及上述任一情形的,交易所將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具體至“非標退市”,若上市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第二年財報被出具保留、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將被退市。
審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