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會深思:“爆發”背后VR產業需快速迭代
摘要: 記者全程參與高交會,數日內密集走訪相關行業的科技創新企業。意料之中的是,相關領域企業均積極創新,試圖找尋差異化發展道路,深耕垂直細分領域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意料之外的是,與往年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硬件“吸睛”無數不同,今年的“新寵”是VR設備,幾乎成了企業展位的“標配”。
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的酷開VR一體機、通過更換云臺實現不同行業應用的無人機、不小心變成“網紅”的物聯網充電樁、中廣核的自主核電技術——中國巨龍“華龍一號”、世界首臺可主動精確控制的“膠囊內鏡機器人”、全球首創的可折疊設計柔宇“3D頭戴影院”、國內首款海洋測量專用無人艇平臺“M80測量無人艇”、采用骨傳導技術的運動耳機……
光聽這些產品的名字,就仿佛“穿越”到了未來世界。事實上,這些產品都位列第十八屆高交會“十大人氣產品”和“八大特別產品”之中。據記者觀察,這批入圍產品均是人工智能、VR、無人機、新能源、物聯網等熱門領域的新技術應用產品。它們所涉及的正是本屆高交會廠商爭相“激戰”的領域。在某種程度上,它們也折射出當下國內外的新技術趨勢和新商業模式,從中甚至可以窺見未來科技世界。
記者全程參與高交會,數日內密集走訪相關行業的科技創新企業。意料之中的是,相關領域企業均積極創新,試圖找尋差異化發展道路,深耕垂直細分領域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意料之外的是,與往年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硬件“吸睛”無數不同,今年的“新寵”是VR設備,幾乎成了企業展位的“標配”。
“爆發”背后:VR產業需要快速迭代
高交會科技“網紅”離“爆款”還有多遠?
“要感受VR經濟,親自體驗比那些舊知識更重要。”不知道高交會現場的觀眾是否聽過知名互聯網行業學者凱文凱利的這句話,但是戴著VR眼鏡、手舞足蹈、表情投入甚至不時大叫的觀眾們,顯然與他的觀點不謀而合。
本屆高交會,VR設備是最大的“黑馬”,許多企業集中“爆發”,推出獨具賣點的創新產品。例如作為推薦產品之一的柔宇Moon3D頭戴影院,好幾位現場觀眾都向記者表示,其3D裸眼顯示技術觀感十分真實,畫面縱深感十足,“有坐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感覺”。
另一款獲獎產品——酷開VR一體機也以其頂級配置和體驗,吸引了許多VR發燒友,甚至有VR愛好者專門從北京飛到深圳,就是為了體驗它。記者現場體驗發現,這款名為“隨意門”的產品作為高通820和821系列芯片產品的代表作品,較好地解決了畫面清晰度和眩暈感的問題。
現場還有全球首款VR手機、VR游戲主題樂園、VR盒子等產品持續“吸睛”。不過,記者采訪數家業內企業及相關專家發現,目前VR領域存在同質化嚴重、找不準用戶“痛點”等通病。
硬件、內容、平臺,被視為VR產業創業的三大領域。業內人士向記者總結這三大領域的現況:硬件方面,一體機和各種良莠不齊的VR盒子“分庭抗禮”;內容方面大有可為,重要的是擁抱趨勢;平臺方面“群雄并起”,都在爭相布局,卻尚未形成良性的生態。
深圳3Glasses虛擬現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王潔表示,當下的VR產品可以說都是“試水版”,通過市場需求和產品迭代,以8—10個月的硬件產品迭代速度,明年有望獲得突破,市場會出現性能和體驗較好的“爆款”。
VR是一種全新的顯示技術,需要定制化供應鏈的支撐。深圳有全球最完善的供應鏈系統,成為全球各大VR廠商的聚集地。在高交會期間舉行的國際虛擬現實產業高峰論壇上,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表示,在“硬件創業天堂”深圳,VR產業創業者可以接觸到與產業鏈相關的通訊設備、平板顯示、電子元器件、IC設計和軟件等幾乎全部領域,“上午有一個想法,下午就能做出來”。
轉型關口:“藍海”還是“紅海”?
對許多科技企業而言,目前創新領域的競爭可謂白熱化。業內人士直言,現在不少企業都面臨“退一步是‘紅海’,進一步是‘藍海’”的境遇。
以無人機為例。隨著技術更迭和產品的不斷推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我認為工業級無人機還有機會,后者對技術要求更高,市場也相對細分。”在高交會無人系統展會分場,領航高科負責人對記者說,工業無人機不像消費無人機,前者更看重用戶需求,市場端倒推前端設計、研發等工作。
如果說“軟實力”的構造是企業的基本素養,那么,“硬實力”的保障則是企業突圍之基石。對于目前的硬件創新而言,新材料功不可沒。
“我們研制的無人機采用碳纖維材料,能在惡劣環境下正常運行。”哈瓦國際航空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展出的MEGA系列無人機,其中一款配備了36倍光學變焦的相機,可以清晰識別200米距離的人臉,如果作為交通監測用途的話,識別車牌不在話下。
同樣在“藍海”掘金的,還有物聯網。雖然物聯網尚未走進千家萬戶,但許多人不再對其感到陌生。本次高交會上的“網紅”物聯網充電樁,便引來許多關注。廣州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產品總監蔡冠祥解釋,首先是因為貼上了“物聯網”和“電動車”兩大熱點。“成為‘網紅’的體驗很棒!不僅是充電樁廠家,還有許多和物聯網、智慧城市相關的企業都主動來和我們接洽。”蔡冠祥說。
探尋新“藍海”的還有創客們。在高交會上,香港理工大學建筑與房地產學系教授陳炳泉領銜的建造業工人抗熱工作服吸引了不少企業的關注。據介紹,這款工作服能抵抗高溫高濕環境,其加入了單一方向水分運輸技術,讓汗水只能從內向外排放。“我們的工作服已經產業化了,去年9月香港建造業議會正式采用并定制了2萬套。”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探尋未來:智能設備走差異化道路
本屆高交會上還出現了不少無人船。在智能制造領域,無人船可算是“大家伙”了,“M80測量無人艇”便是其中之一。在云洲智能科技展位現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無人艇采用刀鋒式船艏設計,配合專用導流罩及壓浪槽,能為聲學測量設備提供最優工作環境,確保數據的極高精準度。
更引人注目的,是從云洲“游”來高交會現場的車船一體無人艇。這個龐然大物由云洲與各大國家重點實驗院所合作,采用車載式自動布放回收的工作方式,在執行危急任務時響應速度明顯。
“無人船產業還是一片藍海,面對這片廣闊的藍海,我們想駕駛自己研發的無人船走得再遠一些。”云洲創始人張云飛介紹,現在全球范圍內多數無人船都是軍用,而幾十種不同的民用樣機平臺中,多數處在研制階段。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也帶來了一款可用于水質調查的無人船。其創新之處在于,無人船攜帶了一款便攜式水質采樣器,能進行不同深度樣品的采集,提高采樣效率并保證采樣質量。“當下無人船的發展和工業無人機的軌道相似,這兩者都是扎根在某一細分的行業領域,并試圖用高效方法解決問題。”該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人船研制多屬初級階段,市場尚無可以借鑒的“前輩”,“這便需要企業更為主動,積極擁抱大數據和云計算,走差異化道路”。
除了無人船這樣的“大家伙”,一些“小家伙”想必觀眾并不陌生。全景車載應急指揮系統、無線可穿戴主動式脈搏傳感器、上肢神經康復機器人、微波水處理技術……高交會無處不釋放著強烈的智能信號。記者了解到,此次中國科學院參展項目共128個,其中智能制造就占了85個。
業內人士分析,智能設備領域目前同質化現象嚴重,要想提升競爭力,需要挖掘自身優勢,不斷進行產品技術創新和經營模式創新。
■創新案例
華龍一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
在高交會現場,中廣核的展位也擠滿了觀眾。VR技術被用于其對外的宣傳展示之中,戴上VR眼鏡,就能來一場核電站之旅,沉浸式體驗能讓觀眾對華龍一號等核電技術了解更多。
2014年,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通過國家權威評審。2015年,華龍一號示范項目分別在福建福清和廣西防城港開工。
華龍一號HPR1000是中廣核對照國際最新安全標準,借鑒國際核電領域的最新經驗反饋,堅持自主創新,與中核集團聯手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性能水平更高的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
核電設備安全靠不靠譜?真金也需要“火煉”。在深圳東部的寶龍工業區,坐落著中廣核綜合熱工水力與安全實驗室,華龍一號關鍵設備的驗證實驗都是在這里開展的。它見證了華龍一號是如何經過千錘百煉、反復試驗,最終順利“出爐”的。
據介紹,一座華龍一號核電站的背后蘊含著3萬多項專利,一座華龍一號核電站的出口價值相當于200架波音飛機。華龍一號的出現,改變了國際核電領域的勢力版圖,成為我國核電“走出去”的主力軍。
“我們說華龍一號可以抵御大型商用飛機的撞擊,并不是憑空得出。外層安全殼的混凝土要有多厚,我們都要反復推算。”中廣核設計院院長上官斌說,這替代了以前通過人力編審校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人為原因出現問題的各種可能。
高交會,深思,爆發,背后,VR,產業,快速,迭代